这两年充电桩的事儿真是天天在热搜上刷屏?尤其新能源车主,感觉都快被“充电焦虑”折腾出心理阴影了。前两天刚出来个大新闻火山策略,国家发改委、能源局、工信部、交通运输部四个部门联合发话——到2027年底,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要力争超10万台!你听到这个消息,心里是不是也有点小激动?但估计也会打鼓:这能不能真落地?我跟你聊聊我的看法,咱们一起掰掰这事儿到底靠不靠谱。
01、这10万台大功率充电桩,真能解决“充电焦虑”吗?
说实话,现在很多新能源车主,最头疼的就是“续航焦虑+充电焦虑”双重暴击。你看,虽然街上的新能源车越来越多,但有时候去服务区、商场,连个空桩都抢不到,这心情,跟抢春运火车票似的。更别说慢悠悠的老桩,充满一辆车都能看完一部电视剧。
这次四部门明确表态:到2027年底,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要超10万台,重点布局高速、城市“即充即走”场景。听着是不是挺美?但你可能会想——现在全国到底有多少大功率充电桩?能不能赶得上新能源车的增速?
查了下数据,截至2024年初,全国公共充电桩总数差不多660万台,但大功率(一般指250kW及以上)其实只有个零头。你说,这10万台目标,压力大不大?要我说,压力肯定有,但看这架势,国家是真要“冲就完了”,绝不是喊口号。
展开剩余73%02、为什么“高功率”这么重要?普通桩和大功率,体验差这么多?
别看都是充电桩,这里面门道可不少。有朋友可能会想,普通桩不也能充电么,干嘛非得上大功率?坦白讲,这体验真的天壤之别。
举个例子,家用慢充桩7kW火山策略,商用快充一般60-120kW,现在高端大功率直接干到250kW、350kW甚至1MW(兆瓦)。啥概念?就拿比亚迪最新“闪充”举例,10分钟能充电400公里!以前充电像泡澡,现在是洗个手就走,效率那是真的“真香定律”。
我身边有朋友,去年买了台蔚来,每次跑长途都得规划好路线,生怕“电量见底”。有次五一假期,高速服务区排队充电,硬生生等了俩小时,这肉疼的时间成本……光想想都心里发凉。如果有大功率桩,基本告别“排队+龟速充”,直接实现“即充即走”。你说,这谁不想上车?
03、政策到底落地没?会不会又成“边角料”工程?
你是不是也会担心,这么多政策,是不是又是PPT造桩、数字美化?坦白讲,以前有些地方的确有“烫手山芋”项目,桩建了没人用,最后沦为“野草充电站”。但这次,国家是真动真格了。
首先,四部门直接出手,要求省级部门牵头规划,明确高速服务区、城市热点场景优先布局,甚至对节假日利用率超40%的老桩直接改造成大功率桩。还有,鼓励企业参与,支持公交、物流、重卡专用桩,新能源汽车企自建桩还要无差别开放——说白了,就是不让资源浪费,也不给运营商“割韭菜”的机会。
再加上电网企业配合,提前升级供电能力,鼓励配建光伏、储能,探索智能有序充电。这一套组合拳下来,说实话,感觉这次“稳了”。你要是还心里打鼓,就想想现在国家推新能源这股劲儿——这绝对不是边角料工程,真要落地的。
04、谁会是最大赢家?普通用户能不能“抄底”吃到红利?
说到这,很多人肯定关心,政策一落地,谁受益最大?要我说,这波“真香定律”最直接的,还得是新能源车主和想换车的朋友。
一方面,充电便利性提升,电动车补能速度追上燃油车,直接消灭“下车焦虑”。你看特斯拉V4超级充电桩、比亚迪兆瓦闪充、华为全液冷超充,厂家们早就卷起来了。以后不管南北东西,跑高速出远门,都不怕“眼睁睁看着剩余电量归零”那种心慌。
另一方面,运营商、设备商、能源公司都能分一杯羹。敢投敢干的企业,说不定就是下一个新能源“香饽饽”。但你要是盲目上车,追高投资,那也得小心别被“割韭菜”或者踩坑。技术升级、模式创新才是底牌,谁能玩转智能有序、配套服务,谁才是真赢家。
05、生活场景变了,新能源“真香定律”要来了?
你有没有发现,身边开新能源车的朋友越来越多?以前大家还心里打鼓,怕续航、怕充电难。现在不一样了,政策一出,基础设施跟上,新能源的“真香定律”大概率就要来了。
我一哥们,去年买了台小鹏G9,平时家用、偶尔自驾。以前去郊区得查好哪儿有快充桩,还担心“血亏”时间。现在,他看着新消息,打算明年换个续航更长、支持大功率快充的新车。说实话,这波政策落地,对普通用户就是实打实的利好。买车、用车、出行场景,都会变得更舒心。
最后一句大实话
政策再好,最后还得看执行和体验。大功率充电设施要真能做到“即充即走”,新能源车主的幸福感,绝对能飙升一大截。你是不是也觉得,这回中国新能源的补能体系,终于要“稳了”?准备好“抄底”上车,体验一把“真香定律”了吗?咱们拭目以待吧!
声明:文中信息皆为个人观点,不保证完全正确无误火山策略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发布于:广东省加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